网络思政工作中心

华东师范大学:持续推动辅导员队伍有组织科研

发布者:xcb2019发布时间:2024-02-15浏览次数:10

华东师范大学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专兼职辅导员深入新时代大学生群体、融入新时代思政工作规律、投入新时代学生工作领域,以“四个聚焦”扎实推进辅导员队伍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学校辅导员积极贯彻落实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对照学校卓越育人3.0目标,围绕高质量党建、教育数字化和新时代青年工作等热点,在工作业务中凝聚工作经验,在育人成绩中提炼理论成果,实现思政理论与育人实践深度融合,构建 “大思政”理论研究格局,以高质量科研产出开创师生共学共研的科研育人局面,不断深化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领进门”,聚焦能力培养,锤炼系统化科研本领。

根据辅导员研究能力,构建高质量、立体化的分级分类科研能力培育体系,实现 “资深—骨干—青年”三个梯度辅导员科研能力培养全覆盖。示范研讨学,组织资深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讨会、思想政治原理专题培训班和省部级课题申报讨论会等,为相关辅导员选题、开题提供关键讯息或理论指导。专题交流学,鼓励辅导员围绕在研课题开设专题读书班、学术沙龙、科研工作坊等,邀请骨干辅导员带头指导各梯度辅导员完善知识储备和掌握研究方法。个人自主学,学(研)工部每年为辅导员分级分类订阅思政教育类学术期刊及理论报刊,实现科研“加餐”全覆盖。近两年,学校探索委托课题“揭榜挂帅”,有效引导辅导员关注高质量学生党建、数字赋能精准思政、“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Z世代”青年群像等研究选题,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前沿性研究力和前瞻性判断力。

“扶上马”,聚焦阵地建设,提供托举式科研支持。

构筑开放性、专业性、共享性研究交流平台,实现学研共进、学研互促。筑牢集训场,连续36年举办“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年会”,打造学校学工队伍理论研究交流的权威平台;设立辅导员海外交流研修专项经费,资助辅导员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拓展视野的同时鼓励开展比较研究。开辟“试验田”,设立人文社科繁荣计划(思想政治专项)孵化科研项目,2019年至今,累计立项培育99项。设立“工具箱”,规范脱敏数据申请流程,以数智跃迁为辅导员科研提供各类研究软件支持。建设“专家库”,完善匹配指导机制,组建涵盖马学科专家、大思政学者和思政工作者的研究指导队伍,为开阔育人启思创设最大可能。

“护一程”,聚焦制度赋能,激发一体化科研活力。

深化研究导向,出台《华东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近三年共支持10名专职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推动“学生思政”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推动多岗锻炼,为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专职辅导员转入思想政治教育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岗位、认可同级专业技术职务设立“人才通道”,助力辅导员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创设专项品牌,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辅导员申报、建设特色工作室,打造辅导员体美劳育以及生涯特色校级工作室首批5个,院系级辅导员“学风涵养”工作室27个,其中入选中国科协学风涵养工作室7个;近期,学校还将启动辅导员特色工作室及精品工程持续培育项目。

“送出门”,聚焦实践转化,培育品质化科研成果。

探索“源头活水”,鼓励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学生创业指导等课程兼职教师;建立形势政策课、主题班会等集体备课制度,常态化开展案例学习和专题研讨,推动辅导员队伍从业务有能力向学术有水平有序演进。拓宽“输出通道”,集成囊括论文、课题、展示、竞赛、工作法及案例在内的多元成果库。举办主题班会展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就业与创业课程微格教学等各类专项校内选拔赛,推荐参与上海高校辅导员论坛、长三角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论坛,指导参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上海高校辅导员特色工作法等。近三年,学校辅导员共发表相关主题学术期刊80余篇,立项科研项目116项;多次获得上海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主题班会、论坛征文、特色工作法等赛事奖项,其中论文和工作法获奖总数蝉联上海第一。

前沿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