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政工作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四个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

发布者:xcb2019发布时间:2024-01-08浏览次数:10

北京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我校“优师计划”师范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着力健全体制机制,突出教育引导,坚持严管厚爱,深化理论研究,探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新路径,积极引领新时代“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

着力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协同工作格局。注重优化顶层设计,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构建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党委教师工作部总体协调,院(系)、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工作格局。成立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组,健全领导体系和责任体系。建设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等国家级重点平台,率先探索“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党委教师工作部与教师发展中心“一个实体、两块牌子”,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有机统一、相互融合。成立校院(系)两级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健全师德考核监督工作体制机制,明确设立各学部院系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负责人及联络人,配齐建强基层工作队伍,夯实工作基础。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师德师风教育实施办法》《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工作办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等文件,明确指导思想和实施路径,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保障。

着力突出教育引导,强化立德树人使命。完善教师月度理论学习制度,建立以党建工作体系带动教师理论学习的机制,不断优化工作路径,实现学习全覆盖。把握关键节点,先后开展“‘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组建教师宣讲团,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不断强化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纵深推进师德专题教育,注重将师德规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纳入日常理论学习和各类培训体系,引导教师以案为鉴,自觉提升师德素养。构建分层分类教师培训体系,针对新入职教师、在职教师、党员干部、行政人员、辅导员、研究生导师等开展培训,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岗位类别教师个性化发展需求。针对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培训,促进教师思政与育人实践深度融合。开展教学技能、职业发展培训,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能力提升有机融合。重视社会实践教育,开展“砥砺爱国情,共筑中国梦”教师实践活动,组织教师分赴全国各地进行调研学习、提供支教帮扶,激励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体悟初心使命,争当育人楷模。

着力坚持德法并举,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建立以“四有”标准为核心的教师荣誉制度体系,设立“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和金质奖章、“最受本科生(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等荣誉奖项,大力表彰教师群体中的师德楷模,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潜心育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模范,两批教师团队先后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多位教师获得杰出教学奖、“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等。依托新媒体矩阵开展广泛宣传,校园内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重视师德考核,建立跨部门协同审查机制,将师德第一标准贯穿人才引进、岗位聘用、评优选优、年度考核、项目申报等教师管理各环节。构建完善学校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二级单位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两级体系,建立定期排查师德问题隐患和师德问题追责问责工作机制,加强风险研判,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师德失范“零容忍”。

着力加强理论研究,善用成果引领实践。发挥专家优势,邀请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总顾问顾明远教授、林崇德教授进行谋划指导。发挥学科优势,设立“高校师德综合评价指标研究”专项课题,探索建立师德评价标准和机制,总结提炼教师师德标准。开展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难点攻关计划“高校教师理论学习全覆盖、时效性及长效机制建设”专题研究,深入探索教师理论学习工作机制。围绕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机构设置和工作职能、完善党委教师工作体系开展调研,梳理已有实践成果,探索创新工作路径。持续设立校内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重点难点实践项目和“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三年来共立项课题173项,为推动工作实践、提升育人水平建言献策。学校专家研究形成的《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何谓大先生》《师德的“魂根基源”》等一系列优秀成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刊登,对引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作出了积极贡献。


前沿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