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的奋斗史
记者: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日前印发了《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对此,您怎么看?
施芝鸿:把认真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作为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引导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了解党史、新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我们党98年奋斗史、新中国70年发展史、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40多年改革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有助于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中,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从而更加发自内心地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还要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中有关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
记者:学习历史就要追根溯源,学习新中国史,就要明确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意义,您对此有何看法?
施芝鸿:学习历史追根溯源的意义和目的就在于,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方能知今,学史方能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同样,学习新中国史也要从源头上做起,新中国成立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之一,也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那时起,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但先后都失败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主席豪迈地向全世界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后来的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觉醒
记者:与新中国成立并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您对此怎么看?
施芝鸿:这确实是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觉醒,正是这一伟大觉醒推动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飞跃。同时我们还应追溯其源,“伟大觉醒”这一重大理论概括是在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视察工作时,首次在公众场合提出来的。在那次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记者:您能概括一下伟大觉醒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或者领域吗?
施芝鸿: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实现的党的历史上的这次伟大觉醒,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这次伟大觉醒体现在我们党关于“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样至关重要、非常及时、并且带有大彻大悟意味的重要觉醒上。从我们党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57年间,我们党先后有三次“从危难中重新奋起”,而这次伟大觉醒引发的“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次。
二是“伟大觉醒”体现在我们党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这一及时反思和深刻体悟上,同时也体现在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果断决策,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并且始终扭住这个中心不放,随后又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我们党在危急存亡之时警醒和猛醒了。党在痛定思痛时才发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只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这一伟大转折、伟大征程,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伟大觉醒”。
三是“伟大觉醒”体现在我们党敏锐把握历史发展大势、自觉抓住历史变革时机的“四个基于”上。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的:“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这“四个基于”敏锐清醒地把握住了世情、国情、党情,敏锐清醒地把握住了国内大局和时代潮流,敏锐清醒地把握住了党心、民心;体现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紧密结合,从而把我们党的这次“伟大觉醒”的政治站位、理论高度、认识深度充分揭示出来了。
记者:伟大觉醒孕育伟大创造,改革开放也是这样吗?
施芝鸿:不仅是这样,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40年中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重伟大创造。由伟大觉醒所孕育的伟大创造,如果只停留在理论上或者仅仅止步于实践中,都不可能使我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发生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也不可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都一贯既重视实践创造又重视理论创造。我们党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再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都注重理论创造和实践创造。我们应该系统地,全方位、全景式地认识和把握我们党由伟大觉醒孕育的一系列伟大理论创造和实践创造。
伟大觉醒孕育伟大创造、伟大飞跃
记者:这个双重伟大创造的逻辑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施芝鸿:新时期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由我们党在伟大觉醒引领下的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伟大变革中形成的,来自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的伟大理论创造,无疑是相当广泛和足够丰富的。可以将其概括为“两个创立”“三个形成”“五个成功”。
“两个创立”,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三个形成”,就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五个成功”,就是毛泽东思想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
记者:可以说改革开放既是伟大创造,又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吗?
施芝鸿:完全可以。“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器。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习近平总书记连用3个“40年实践充分证明”这样的排比句,深刻阐明了“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还用4个“改变面貌”、3个“伟大飞跃”,高度概括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历史性奇迹。4个“改变面貌”,即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3个“伟大飞跃”,即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记者:这个伟大飞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您概括一下?
施芝鸿:这里说的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有5个方面。
一是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上强起来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40年前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
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
二是从精神文化上强起来了。我们党通过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文化艺术日益繁荣,网信事业快速发展,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三是从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大业和领土完整上强起来了。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我们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发展主导权和主动权。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大大增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意志更加坚强。
四是从国防和军队实力上强起来了。通过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人民军队实现革命性重塑,武器装备取得历史性突破,治军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显著增强,成为保卫人民幸福生活、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牢不可破的强大力量。
五是从全方位外交上强起来了。通过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国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我国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记者: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期间经历了怎样的探索?
施芝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坚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新时代。
记者:面向新时代,我们该如何努力奋斗?
施芝鸿:我们党和国家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我们党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通过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进一步激发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正能量,正在“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坚忍不拔的毅力、只争朝夕的劲头”,一步一个脚印把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王霞 张树军)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8月29日05版)